7月1日至17日,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暖风支教实践团队赴福安市潭头镇后洋村开展支教活动,团队以知识传授、文化浸润为核心,通过16天的实践,将红色文化与非遗技艺融入乡村,为后洋村带来别样的夏日记忆。
暖风支教实践团队与学生合影
后洋村红色底蕴深厚,革命烈士詹如柏的事迹留存于村纪念馆及老人的讲述中。此次支教的第一节课,以“不忘初心跟党走”为主题,团队向后洋村的孩子们讲述了本土革命烈士詹如柏领导兰田暴动、宁死不屈的事迹,不少学生坦言此前从未听过这位家乡英雄的故事。这堂作为开端的红色课程,让团队深切感受到,其不仅为后续教学奠定了精神底色,更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了解本土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种子。作为服装学院团队,成员发挥专业优势,开设非遗扎染与植物拓染课程。课程中,学生首次接触蓝靛染料与植物拓印技艺,围绕“染色效果”“操作方法”等问题积极提问,在团队指导下完成捆扎、拓印等操作。
学生在非遗扎染课程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支教期间,团队同步开展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宣讲,通过走村入户为村民解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师范生公费教育、滋蕙计划等在内的教育帮扶细则,取得良好宣传效果。村民认真聆听,部分家长主动咨询申请流程,还表示将督促孩子学业以不辜负政策支持。
以文化体育为媒,浸润赋能青少年成长,是支教实践的重要一环。团队举办了趣味运动会,设置赶鸡游戏、过河搭桥、超级跳绳、手速王、背夹球接力赛等多元项目。学生们在协作互动中舒展筋骨,现场充满欢声笑语。在支教收官阶段,“奋斗青春筑梦乡村”暖风支教文艺汇演涵盖走秀、合唱、朗诵、团队自编自导的红色话剧《闽东星火起蓝田》及村民才艺表演等,既展示了教学成果,也为此次支教画上圆满句号。
趣味运动会上的赶鸡游戏
文艺汇演中的师生合唱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16天的支教时光里,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暖风支教实践团队以多元课程为载体,让红色文化与非遗技艺在红土地上扎根生长。从以红色宣讲开启课程,讲述本土英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到开设非遗扎染、植物拓染课程传播传统技艺,再到政策宣讲、文艺汇演、趣味运动会等丰富活动,这场实践不仅为后洋村带来了青春活力,也让红色记忆与传统技艺在后洋村的少年心中生根,为乡村文化传承注入了持久动力。(何国玉 /文 刘景宏/图)